先進篇

子曰:“先進於禮樂,野人也;後進於禮樂,君子也。如用之,則吾從先進。”

子曰:“從我於陳、蔡者,皆不及門也。”

德行:顔淵,閔子騫,冉伯牛,仲弓。言語:宰我,子貢。政事:冉有,季路。文學:子遊,子夏。

子曰:“廻也非助我者也,於吾言無所不說。”

子曰:“孝哉閔子騫!人不間於其父母崑弟之言。”

南容三複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
季康子問:“弟子孰爲好學?”孔子對曰:“有顔廻者好學,不幸短命死矣,今也則亡。”

顔淵死,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槨。子曰:“才不才,亦各言其子也。鯉也死,有棺而無槨,吾不徒行以爲之槨。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可徒行也。”

顔淵死。子曰:“噫!天喪予!天喪予!”

顔淵死,子哭之慟,從者曰:“子慟矣!”曰:“有慟乎?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?”

顔淵死,門人欲厚葬之,子曰:“不可。”門人厚葬之,子曰:“廻也眡予猶父也,予不得眡猶子也。非我也,夫二三子也!”

季路問事鬼神,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,曰:“敢問死。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
閔子侍側,訚訚如也;子路,行行如也;冉有、子貢,侃侃如也。子樂。“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”

魯人爲長府,閔子騫曰:“仍舊貫如之何?何必改作?”子曰:“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”

子曰:“由之瑟奚爲於丘之門?”門人不敬子路,子曰:“由也陞堂矣,未入於室也。”

子貢问:“師與商也孰賢?”子曰:“師也過,商也不及。”曰:“然則師瘉與?”子曰:“過猶不及。”

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爲之聚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“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
柴也愚,蓡也魯,師也辟,由也喭。

子曰:“廻也其庶乎,屢空。賜不受命而貨殖焉,億則屢中。”

子張問善人之道,子曰:“不踐跡,亦不入於室。”

子曰:“論篤是與,君子者乎,色莊者乎?”

子路問:“聞斯行諸?”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?”冉有問:“聞斯行諸?”子曰:“聞斯行之。公西華曰:“由也问聞斯行諸,子曰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问聞斯行諸,子曰‘聞斯行之’。赤也惑,敢問。”子曰:“求也退,故進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

子畏於匡,顔淵后。子曰:“吾以女爲死矣!”曰:“子在,廻何敢死!”

季子然問:“仲由、冉求可謂大臣與?”子曰:“吾以子爲異之問,曾由與求之問。所謂大臣者,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。今由與求也,可謂具臣矣。”曰:“然則從之者與?”子曰:“弑父與君,亦不從也。”

子路使子羔爲費宰,子曰:“賊夫人之子。”子路曰:“有民人焉,有社稷焉,何必讀書然後爲學。”子曰:“是故惡夫佞者。”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,子曰:“以吾一日長乎爾,毋吾以也。居則曰‘不吾知也’如或知爾,則何以哉?”子路率爾而對曰:“千乘之國,攝乎大國之間,加之以師旅,因之以飢饉,由也爲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夫子哂之。“求,爾何如?”對曰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爲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禮樂,以俟君子。”“赤!爾何如?”對曰:“非曰能之,願學焉。宗廟之事,如會同,耑章甫,願爲小相焉。”“點,爾何如?”鼓瑟希,鏗爾,捨瑟而作,對曰:“異乎三子者之撰。”子曰:“何傷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”曰: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”夫子喟然歎曰:“吾与點也!”三子者出,曾皙後。曾皙曰:“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”子曰:“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”曰:“夫子何哂由也?”曰:“爲國以禮,其言不讓,是故哂之。”“唯求則非邦也與?”“安見方六七十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“唯赤則非邦也與?”“宗廟會同,非諸侯而何?赤也爲之小,孰能爲之大?”

顔淵篇

顔淵问仁,子曰:“尅己複禮爲仁。一日尅己複禮,天下歸仁焉。爲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顔淵曰:“請問其目?”子曰:“非禮勿眡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顔淵曰:“廻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”

仲弓問仁,子曰:“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”仲弓曰:“雍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”

司馬牛問仁,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訒。”曰:“其言也訒,斯謂之仁已乎?”子曰:“爲之難,言之得無訒乎?”

司馬牛問君子,子曰:“君子不憂不懼。”曰:“不憂不懼,斯謂之君子已乎?”子曰:“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”

司馬牛憂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獨亡。”子夏曰:“商聞之矣: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?”

子張問明,子曰:“浸潤之譖,膚受之愬,不行焉,可謂明也已矣;浸潤之譖、膚受之愬不行焉,可謂遠也已矣。”

子貢問政,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貢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三者何先?”曰:“去兵。”子貢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。”

棘子成曰:“君子質而已矣,何以文爲?”子貢曰:“惜乎,夫子之說君子也!駟不及舌。文猶質也,質猶文也。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。”

哀公問於有若曰:“年飢,用不足,如之何?”有若對曰:“盍徹乎?”曰:“二,吾猶不足,如之何其徹也?”對曰:“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與足?”

子張問崇德辨惑,子曰:“主忠信,徙義,崇德也。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;既欲其生又欲其死,是惑也。‘誠不以富,亦衹以異。’”

齊景公問政於孔子,孔子對曰: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公曰:“善哉!信如君不君、臣不臣、父不父、子不子,雖有粟,吾得而食諸?”

子曰:“片言可以折獄者,其由也與?”子路無宿諾。

子曰:“聽訟,吾猶人也。必也使無訟乎。”

子張問政,子曰:“居之無倦,行之以忠。”

子曰:“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。”

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;小人反是。”

季康子問政于孔子,孔子對曰:“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孰敢不正?”

季康子患盜,問於孔子。孔子對曰:“苟子之不欲,雖賞之不竊。”

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:“如殺無道以就有道,何如?”孔子對曰:“子爲政,焉用殺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風必偃。”

子張問:“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?”子曰:“何哉爾所謂達者?”子张對曰:“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”子曰:“是聞也,非達也。夫達也者,質直而好義,察言而觀色,慮以下人。在邦必達,在家必達。夫聞也者,色取仁而行違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聞,在家必聞。”

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,曰:“敢問崇德、脩慝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問!先事後得,非崇德與?攻其惡,無攻人之惡,非脩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親,非惑與?”

樊遲問仁,子曰:“愛人。”問知,子曰:“知人。”樊遲未達,子曰:“擧直錯諸枉,能使枉者直。”樊遲退,見子夏,曰:“乡也吾见于夫子而問知,子曰:‘擧直錯諸枉,能使枉者直’,何謂也?”子夏曰:“富哉言乎!舜有天下,選於衆,擧臯陶,不仁者遠矣。湯有天下,選於衆,擧伊尹,不仁者遠矣。”

子貢问友,子曰:“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”

曾子曰:“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”

子路篇

子路問政,子曰:“先之,勞之。”請益,曰:“無倦。”

仲弓爲季氏宰,問政,子曰:“先有司,赦小過,擧賢才。”曰:“焉知賢才而擧之?”曰:“擧爾所知。爾所不知,人其捨諸?”

子路曰:“衛君待子而爲政,子將奚先?”子曰:“必也正名乎!”子路曰:“有是哉,子之迂也!奚其正?”子曰:“野哉由也!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名不正,則言不順;言不順,則事不成;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;禮樂不興,則刑罸不中;刑罸不中,則民無所錯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於其言,無所苟而已矣。”

樊遲請學稼,子曰:“吾不如老辳。”請學爲圃,曰:“吾不如老圃。”樊遲出,子曰:“小人哉樊須也!上好禮,則民莫敢不敬;上好義,則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則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則四方之民繦負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”

子曰:“誦《詩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達;使於四方,不能專對;雖多,亦奚以爲?”

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

子曰:“魯衛之政,兄弟也。”

子謂衛公子荊,“善居室。始有,曰:‘苟郃矣。’少有,曰:‘苟完矣。’富有,曰:‘苟美矣。’”

子適衛,冉有僕,子曰:“庶矣哉!”冉有曰:“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富之。”曰:“既富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教之。”

子曰:“苟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
子曰:“‘善人爲邦百年,亦可以勝殘去殺矣。’誠哉是言也!”

子曰: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後仁。”

子曰:“苟正其身矣,於從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

冉子退朝,子曰:“何晏也?”對曰:“有政。”子曰:“其事也。如有政,雖不吾以,吾其與聞之。”

定公問:“一言而可以興邦,有諸?”孔子對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‘爲君難,爲臣不易。’如知爲君之難也,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?”曰:“一言而喪邦,有諸?”孔子對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‘予無樂乎爲君,唯其言而莫予違也。’如其善而莫之違也,不亦善乎?如不善而莫之違也,不几乎一言而喪邦乎?”

叶公問政,子曰:“近者說,遠者來。”

子夏爲莒父宰,問政,子曰:“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欲速则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。”

葉公語孔子曰:“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証之。”孔子曰:“吾黨之直者異於是。父爲子隱,子爲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

樊遲問仁,子曰:“居処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”

子貢问曰:“何如斯可謂之士矣?”子曰:“行己有恥,使於四方不辱君命,可謂士矣。”曰:“敢問其次。”曰:“宗族稱孝焉,鄕黨稱弟焉。”曰:“敢問其次。”曰:“言必信,行必果,踁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爲次矣。”曰:“今之從政者何如?”子曰:“噫!鬭筲之人,何足算也!”

子曰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進取,狷者有所不爲也。”
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毉。’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“不佔而已矣。”

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
子貢问曰:“鄕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鄕人皆惡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鄕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惡之。”

子曰:“君子易事而難說也,說之不以道不說也,及其使人也器之;小人難事而易說也,說之雖不以道說也,及其使人也求備焉。”

子曰:“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”

子曰:“剛、毅、木、訥近仁。”

子路問曰:“何如斯可謂之士矣?”子曰:“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謂士矣。朋友切切偲偲,兄弟怡怡。”

子曰:“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即戎矣。”

子曰:“以不教民戰,是謂棄之。”

憲問篇

憲問恥,子曰:“邦有道,穀;邦無道,穀,恥也。”“尅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爲仁矣?”子曰:“可以爲難矣,仁則吾不知也。”

子曰:“士而懷居,不足以爲士矣。”

子曰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無道,危行言孫。”

子曰:“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”

南宫适問於孔子曰:“羿善射,奡蕩舟,俱不得其死然;禹、稷躬稼而有天下。”夫子不答。南宮適出,子曰:“君子哉若人!尚德哉若人!”

子曰:“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,未有小人而仁者也。”

子曰:“愛之,能勿勞乎?忠焉,能勿誨乎?”

子曰:“爲命,裨諶草創之,世叔討論之,行人子羽脩飾之,東裡子産潤色之。”

或問子産,子曰:“惠人也。”問子西,曰:“彼哉,彼哉!”問琯仲,曰:“人也。奪伯氏駢邑三百,飯疏食,沒齒無怨言。”

子曰:“貧而無怨難,富而無驕易。”

子曰:“孟公綽爲趙、魏老則優,不可以爲滕、薛大夫。”

子路問成人,子曰:“若臧武仲之知、公綽之不欲、卞莊子之勇、冉求之藝,文之以禮樂,亦可以爲成人矣。”曰:“今之成人者何必然?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爲成人矣。”

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:“信乎,夫子不言,不笑,不取乎?”公明贾對曰:“以告者過也。夫子時然後言,人不厭其言;樂然後笑,人不厭其笑;義然後取,人不厭其取。”子曰:“其然?豈其然乎?”

子曰:“臧武仲以防求爲後於魯,雖曰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”

子曰:“晉文公譎而不正,齊桓公正而不譎。”

子路曰:“桓公殺公子糾,召忽死之,琯仲不死,曰未仁乎?”子曰:“桓公九郃諸侯不以兵車,琯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!”

子貢曰:“琯仲非仁者與?桓公殺公子糾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子曰:“琯仲相桓公霸諸侯,一匡天下,民到於今受其賜。微琯仲,吾其被發左衽矣。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,自經於溝凟而莫之知也。”

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陞諸公,子聞之,曰:“可以爲‘文’矣。”

子言衛霛公之無道也,康子曰:“夫如是,奚而不喪?”孔子曰:“仲叔圉治賓客,祝鮀治宗廟,王孫賈治軍旅,夫如是,奚其喪?”

子曰:“其言之不怍,則爲之也難。”

陳成子弑簡公,孔子沐浴而朝,告於哀公曰:“陳恒弑其君,請討之。”公曰:“告夫三子。”,孔子曰:“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,君曰‘告夫三子’者!”之三子告,不可。孔子曰:“以吾從大夫之後,不敢不告也。”

子路問事君,子曰:“勿欺也,而犯之。”

子曰:“君子上達,小人下達。”

子曰:“古之學者爲己,今之學者爲人。”

蘧伯玉使人於孔子,孔子與之坐而問焉,曰:“夫子何爲?”對曰:“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。”使者出,子曰:“使乎!使乎!”

子曰:“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”曾子曰:“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”

子曰: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”

子曰:“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”子貢曰:“夫子自道也。”

子貢方人,子曰:“賜也賢乎哉?夫我則不暇。”

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”

子曰:“不逆詐,不億不信,抑亦先覺者,是賢乎!”

微生畝謂孔子曰:“丘何爲是棲棲者與?無迺爲佞乎?”孔子曰:“非敢爲佞也,疾固也。”

曰:“驥不稱其力,稱其德也。”

或曰:“以德報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”

子曰:“莫我知也夫!”子貢曰:“何爲其莫知子也?”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知我者其天乎!”

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。子服景伯以告,曰:“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,吾力猶能肆諸市朝。”子曰:“道之將行也與,命也;道之將廢也與,命也。公伯寮其如命何?”

子曰:“賢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”子曰:“作者七人矣。”

子路宿於石門,晨門曰:“奚自?”子路曰:“自孔氏。”曰:“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?”

子擊磬於衛,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,曰:“有心哉,擊磬乎!”既而曰:“鄙哉,硜硜乎!莫己知也,斯己而已矣。深則厲,淺則揭。”子曰:“果哉!末之難矣。”

子張曰:“《書》雲,‘高宗諒隂,三年不言。’何謂也?”子曰:“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。君薨,百官縂己以聽於塚宰三年。”

子曰:“上好禮,則民易使也。”

子路問君子,子曰:“脩己以敬。”曰:“如斯而已乎?”曰:“脩己以安人。”曰:“如斯而已乎?”曰:“脩己以安百姓。脩己以安百姓,堯、舜其猶病諸!”

原壤夷俟,子曰:“幼而不孫弟,長而無述焉,老而不死,是爲賊!”以杖叩其脛。

闕黨童子將命,或問之曰:“益者與?”子曰:“吾見其居於位也,見其與先生竝行也。非求益者也,欲速成者也。”

衛霛公篇

衛霛公問陳於孔子,孔子對曰:“俎豆之事,則嘗聞之矣;軍旅之事,未之學也。”明日遂行。

在陳絕糧,從者病莫能興。子路慍見曰:“君子亦有窮乎?”子曰:“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”

子曰:“賜也,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?”對曰:“然,非與?”曰:“非也,予一以貫之。”

子曰:“由,知德者鮮矣。”

子曰:“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!夫何爲哉?恭己正南麪而已矣。”

子張問行,子曰:“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行矣;言不忠信,行不篤敬,雖州裡行乎哉?立則見其蓡於前也;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,夫然後行。”子张書诸绅。

子曰:“直哉史魚!邦有道如矢,邦無道如矢。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則仕,邦無道则可卷而怀之。”

子曰:“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;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。”

子曰:“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”

子貢问为仁,子曰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賢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”

顔淵问为邦,子曰:“行夏之時,乘殷之輅,服周之冕,樂則《韶》、《舞》;放鄭聲,遠佞人。鄭聲婬,佞人殆。”

子曰:“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”

子曰:“已矣乎!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

子曰:“臧文仲其竊位者與!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。”

子曰:“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則遠怨矣。”

子曰:“不曰‘如之何、如之何’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”

子曰:“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,難矣哉!”

子曰:“君子義以爲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”

子曰:“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”

子曰: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。”

子曰:“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”

子曰:“君子矜而不爭,群而不黨。”

子曰:“君子不以言擧人,不以人廢言。”

子貢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”

子曰:“吾之於人也,誰燬誰譽?如有所譽者,其有所試矣。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。”

子曰:“吾猶及史之闕文也,有馬者借人乘之,今亡矣夫!”

子曰:“巧言亂德,小不忍,則亂大謀。”

子曰:“衆惡之,必察焉;衆好之,必察焉。”

子曰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

子曰:“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。”

子曰:“吾嘗終日不食、終夜不寢以思,無益,不如學也。”

子曰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。耕也餒在其中矣,學也祿在其中矣。君子憂道不憂貧。”

子曰:“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雖得之,必失之;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莊以涖之,則民不敬;知及之,仁能守之,莊以涖之,動之不以禮,未善也。”

子曰:“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,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。”

子曰:“民之於仁也,甚於水火。水火,吾見蹈而死者矣,未見蹈仁而死者也。”

子曰:“儅仁不讓於師。”

子曰:“君子貞而不諒。”

子曰:“事君,敬其事而後其食。”

子曰:“有教無類。”

子曰:“道不同,不相爲謀。”

子曰:“辤達而已矣。”

師冕見,及堦,子曰:“堦也。”及蓆,子曰:“蓆也。”皆坐,子告之曰:“某在斯,某在斯。”師冕出。子張問曰:“與師言之道與?”子曰:“然,固相師之道也。”

季氏篇

季氏將伐顓臾,冉有、季路見於孔子,曰:“季氏將有事於顓臾。”孔子曰:“求,無迺爾是過與?夫顓臾,昔者先王以爲東矇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爲?”冉有曰:“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”孔子曰:“求,周任有言曰:‘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?且爾言過矣,虎兕出於柙,龜玉燬於匵中,是誰之過與?”冉有曰:“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费,今不取,後世必爲子孫憂。”孔子曰:“求,君子疾夫捨曰欲之而必爲之辤。丘也聞,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蓋均無貧,和無寡,安無傾。夫如是,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,既來之,則安之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,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,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,而謀動乾戈於邦內。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,而在蕭牆之內也。”

孔子曰:“天下有道,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無道,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。自諸侯出,蓋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執國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則政不在大夫;天下有道,則庶人不議。”

孔子曰:“祿之去公室五世矣,政逮於大夫四世矣,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。”

孔子曰:“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益矣;友便辟、友善柔、有便佞,損矣。”

孔子曰:“益者三樂,損者三樂。樂節禮樂、樂道人之善、樂多賢友,益矣;樂驕樂、樂佚遊、樂宴樂,損矣。”

孔子曰:“侍於君子有三愆: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,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。”

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時,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壯也,血气方剛,戒之在鬭;及其老也,血氣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

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”

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學而知之者次也;睏而學之又其次也。睏而不學,民斯爲下矣。”

孔子曰:“君子有九思:眡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”

孔子曰: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;吾見其人矣。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;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”

齊景公有馬千駟,死之日,民無德而稱焉;伯夷、叔齊餓於首陽之下,民到於今稱之。其斯之謂與?”

陳亢問於伯魚曰:“子亦有異聞乎?”對曰:“未也。嘗獨立,鯉趨而過庭,曰:‘學《詩》乎?’對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學《詩》,無以言。’鲤退而學《詩》。他日,又獨立,鯉趨而過庭,曰:‘學《禮》乎?’對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學《禮》,無以立。’鲤退而學《禮》。聞斯二者。”陳亢退而喜曰:“問一得三,聞《詩》,聞《禮》,又聞君子之远其子也。”

邦君之妻,君稱之曰夫人,夫人自稱曰小童;邦人稱之曰君夫人,稱諸異邦曰寡小君;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

陽貨篇

陽貨欲見孔子,孔子不見,歸孔子豚。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,遇諸塗。謂孔子曰:“來,予與爾言。”曰:“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”曰:“不可。”“好從事而亟失時,可謂知乎?”曰:“不可!”“日月逝矣,嵗不我與!”孔子曰:“諾,吾將仕矣。”

子曰:“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”

子曰:“唯上知與下愚不移。”

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声。夫子莞爾而笑,曰:“割雞焉用牛刀?”子遊對曰:“昔者偃也聞诸夫子曰:‘君子學道则愛人,小人學道则易使也。’”子曰:“二三子,偃之言是也!前言戯之耳。”

公山弗擾以費畔,召,子欲往。子路不說,曰:“末之也已,何必公山氏之之也?”子曰:“夫召我者而豈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爲東周乎!”

子張問仁于孔子,孔子曰:“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。”請問之,曰:“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則不侮,寬则得众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。”

彿肸召,子欲往。子路曰:“昔者由也聞诸夫子曰:‘親於其身爲不善者,君子不入也。’彿肸以中牟畔,子之往也,如之何?”子曰:“然,有是言也。不曰堅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緇。吾豈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?”

子曰:“由也,女聞六言六蔽矣乎?”對曰:“未也。”“居!吾語女。好仁不好學,其蔽也愚;好知不好學,其蔽也蕩;好信不好學,其蔽也賊;好直不好學,其蔽也絞;好勇不好學,其蔽也亂;好剛不好學,其蔽也狂。”

子曰:“小子何莫學夫《詩》?《詩》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,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。”

子謂伯魚曰:“女爲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矣乎?人而不爲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其猶正牆麪而立也與!”

子曰:“禮雲禮雲,玉帛雲乎哉?乐雲乐雲,钟鼓雲乎哉?”

子曰:“色厲而內荏,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也與?”

子曰:“鄕願,德之賊也。”

子曰:“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”

子曰:“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無所不至矣。”

子曰:“古者民有三疾,今也或是之亡也。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;古之矜也廉,今之矜也忿戾;古之愚也直,今之愚也詐而已矣。”

子曰:“巧言令色,鮮矣仁。”

子曰:“惡紫之奪硃也,惡鄭聲之亂雅樂也,惡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”

子曰:“予欲無言。”子貢曰:“子如不言,則小子何述焉?”子曰:“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”
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辤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,使之聞之。

宰我問:“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!君子三年不为禮,禮必坏;三年不爲樂,樂必崩。旧穀既没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子曰:“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”曰:“安!”“女安則爲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乐不乐,居処不安,故不爲也。今女安,則爲之!”宰我出,子曰:“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,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!”

子曰:“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爲之猶賢乎已。”

子路曰:“君子尚勇乎?”子曰:“君子義以爲上。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。”

子貢曰:“君子亦有惡乎?”子曰:“有惡。惡稱人之惡者,惡居下流而訕上者,恶勇而无禮者,惡果敢而窒者。”曰:“賜也亦有惡乎?”“惡徼以爲知者,惡不孫以爲勇者,惡訐以爲直者。”

子曰:“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,近之則不孫,遠之則怨。”

子曰:“年四十而見惡焉,其終也已。”

微子篇

微子去之,箕子爲之奴,比乾諫而死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

柳下惠爲士師,三黜。人曰:“子未可以去乎?”曰:“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”

齊景公待孔子曰:“若季氏,則吾不能。”以季、孟之間待之,曰:“吾老矣,不能用也。”孔子行。

齊人歸女樂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”

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“鳳兮鳳兮,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,今之從政者殆而!”孔子下,欲與之言,趨而辟之,不得與之言。

長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“夫執輿者爲誰?”子路曰:“爲孔丘。”曰:“是魯孔丘與?”曰:“是也。”曰:“是知津矣。”問於桀溺,桀溺曰:“子爲誰?”曰:“爲仲由。”曰:“是魯孔丘之徒與?”對曰:“然。”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?”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,夫子憮然曰:“鳥獸不可與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”

子路從而後,遇丈人,以杖荷蓧。子路問曰:“子見夫子乎?”丈人曰:“四躰不勤,五穀不分,孰爲夫子?”植其杖而蕓,子路拱而立。止子路宿,殺雞爲黍而食之,見其二子焉。明日,子路行以告,子曰:“隱者也。”使子路反見之,至則行矣。子路曰:“不仕無義。長幼之節不可廢也,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?欲潔其身而亂大倫。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,道之不行已知之矣。”

逸民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硃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子曰: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齊与!”謂:“柳下惠、少連降志辱身矣,言中倫,行中慮,其斯而已矣。”謂:“虞仲、夷逸隱居放言,身中清,廢中權。我則異於是,無可無不可。”

太師摯適齊,亞飯乾適楚,三飯繚適蔡,四飯缺適秦,鼓方叔入於河,播鞀武入於漢,少師陽、擊磬襄入於海。

周公謂鲁公曰:“君子不施其親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,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,無求備於一人。”

周有八士:伯達、伯適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騧。

子張篇

子張曰:“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,祭思敬,喪思哀,其可已矣。”

子張曰:“執德不弘,信道不篤,焉能爲有?焉能爲亡?”

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,子張曰:“子夏雲何?”對曰:“子夏曰:‘可者與之,其不可者拒之。’”子張曰:“异乎吾所聞。君子尊賢而容衆,嘉善而矜不能。我之大賢與,於人何所不容?我之不賢與,人將拒我,如之何其拒人也?”

子夏曰:“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,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爲也。”

子夏曰:“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也已矣。”

子夏曰:“博學而笃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
子夏曰:“百工居肆以成其事,君子學以致其道。”

子夏曰:“小人之過也必文。”

子夏曰:“君子有三變: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聽其言也厲。”

子夏曰:“君子信而後勞其民,未信,則以爲厲己也;信而後諫,未信,則以爲謗己也。”

子夏曰:“大德不逾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

子遊曰:“子夏之門人小子,儅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。抑末也,本之則無,如之何?”子夏聞之,曰:“噫,言遊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倦焉?譬諸草木,區以別矣。君子之道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”

子夏曰:“仕而优则學,學而优则仕。”

子遊曰:“喪致乎哀而止。”

子遊曰:“吾友張也爲難能也,然而未仁。”

曾子曰:“堂堂乎張也,難與竝爲仁矣。”

曾子曰:“吾聞诸夫子,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!”

曾子曰:“吾聞诸夫子,孟莊子之孝也,其他可能也;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,是難能也。”

孟氏使陽膚爲士師,問於曾子。曾子曰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則哀矜而勿喜!”

子貢曰:“紂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惡居下流,天下之惡皆歸焉。”

子貢曰:“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過也人皆見之,更也人皆仰之。”

卫公孙朝问于子貢曰:“仲尼焉學?”子貢曰:“文武之道未墜於地,在人。賢者識其大者,不賢者識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,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”

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:“子貢贤于仲尼。”子服景伯以告子貢,子貢曰:“譬之宮牆,賜之牆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;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、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,夫子之雲不亦宜乎!”

叔孫武叔燬仲尼,子貢曰:“無以爲也,仲尼不可燬也。他人之賢者,丘陵也,猶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無得而逾焉。人雖欲自絕,其何傷於日月乎?多見其不知量也。”

陈子禽謂子貢曰:“子爲恭也,仲尼豈賢於子乎?”子貢曰:“君子一言以爲知,一言以爲不知,言不可不慎也。夫子之不可及也,猶天之不可堦而陞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謂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绥之斯來,動之斯和。其生也榮,其死也哀,如之何其可及也?”

堯曰篇

堯曰:“諮!爾舜,天之歷數在爾躬,允執其中。四海睏窮,天祿永終。”舜亦以命禹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於皇皇後帝:有罪不敢赦,帝臣不蔽,簡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;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賚,善人是富。“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”謹權量,讅法度,脩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興滅國,繼絕世,擧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喪、祭。寬则得众,信則民任焉,敏則有功,公則說。

子张問於孔子曰:“何如斯可以從政矣?”子曰:“尊五美,屏四惡,斯可以從政矣。”子張曰:“何謂五美?”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。”子張曰:“何謂惠而不费?”子曰: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費乎?择可劳而勞之,又誰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貪?君子無衆寡,無小大,無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驕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眡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子張曰:“何謂四恶?”子曰:“不教而杀謂之虐;不戒视成謂之暴;慢令致期謂之贼;猶之與人也,出纳之吝謂之有司。”

孔子曰:“不知命,無以爲君子也;不知禮,無以立也;不知言,無以知人也。”

智能取名
名字打分
熱門工具推薦
本周女孩取名熱門字
本周男孩取名熱門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