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臣:叛亂之臣;逆子:忤逆之子。舊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後泛指心懷異志的人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鞦》,而亂臣贼子惧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文世王公傳》:“近漢氏淮南、阜陵,皆爲亂臣逆子,而猶或及身而複國,或至子而錫土。”
臣用作人名意指忠臣良將、赤膽忠心、赤子之心之義;
子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龍鳳、才華、品質高尚之義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