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所知而往,有所得而歸。
先秦莊周《莊子德充符》:“魯有兀者王駘,從之遊者,與仲尼相若。常季問於仲尼曰:‘王駘,兀者也,從之遊者,與夫子中分魯。立不教,坐不議。虛而往,實而歸。”
虛往實歸联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《南史·任昉傳》:“昉樂人之樂,憂人之憂,虛往實歸,忘貧去吝。”
虛用作人名意指恭敬、高雅、超凡脫俗之義;
往用作人名意指志曏、懷唸、成功之義;
實用作人名意指誠信、真誠、霛泛之義;
歸用作人名意指成熟穩重、溫柔、幸福之義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