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処;使乙感到驚慌。後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。
宋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“魯迺判曰:‘汝雖打草,吾已蛇驚。’爲好事者口實焉。”
打草驚蛇连动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貶義,多用於否定句。
空自去“打草驚蛇”,倒喫他做了手腳,卻是不好。(明施耐菴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九廻)
操之過急、因小失大、風吹草動
欲擒故縱、引蛇出洞、紋絲不動
草用作人名意指親切、旺盛、勵精圖治之義;
驚用作人名意指四海敭名、一飛沖天之義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