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爲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彿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後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关键;不解決問題。
宋釋普濟《五燈會元康山契穩禪師》:“曰:‘恁麽則識性無根去也?’師曰:‘隔靴搔癢。’”
隔靴搔癢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批語家也必須深入生活,否則,隔靴搔癢的事情,縂是難免的吧!(秦牧《鮮荔枝和乾荔枝》)
不得要領、勞而無功
鞭辟入裡、一語破的、切中要害、無的放矢、對症下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