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意爲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節儉、忍讓這五種美德。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。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鬭爭性。
先秦孔子《論語學而》:“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?”
溫良恭儉讓联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形容态度溫和而缺乏斗争性。
王朔《無人喝彩》:“你看著那麽雅致那麽從容不迫——那樣溫良恭儉讓。”
溫良儉讓、溫良恭儉
溫用作人名意指溫柔、文雅、蘭心蕙質之義;
良用作人名意指賢才、溫和、優秀之義;
恭用作人名意指耑莊有禮、恭敬之義;
儉用作人名意指態度謙虛、自我約束能力強、不放縱之義;
讓用作人名意指不爭不搶、淡泊、謙遜之義;